我要介绍的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情境如何影响一个人,以及盲思和对权威的服从如何影响一个集体,本文参考的电影是《死亡实验》,该电影是根据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改编而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电影描述的是一个监狱模拟实验,志愿者完成2个星期的实验就可以获得14000美元的报酬。在监狱中,志愿者被分配成了两个团队,一个团队扮演狱警,另一个团队扮演囚犯,而且实验开始前规定狱警不能触碰到囚犯,一旦触碰到囚犯必须对囚犯实施群体惩罚,否则实验终止,大家都得不到报酬。同时也规定,整个实验不能产生暴力,否则也会终止实验。而且实验的组织者也保证他们的健康和安全。但是实验开始的第一天就因为失误,狱警和囚犯直接接触到了,由于担心实验终止大家得不到报酬,狱警要求全体囚犯做十个俯卧撑,半小时过后,实验没有终止,狱警们就松了一口气,同时也第一次享受到了权利带来的快感。但是随后的几天,在狱警发现他们使用暴力来镇压囚犯们时,不会造成实验终止,于是他们为了所谓的维持秩序和服从实验组织者的权威,滥用权力、私刑、发泄个人情绪。到最后,实验以“犯人77号”带领“囚徒们”对“狱警们”展开了报复,整个监狱陷入失控状态,红灯亮起实验提前终止结束。
那些扮演狱警的人原来在生活中是反对暴力的,现在却具有攻击性,甚至暴虐成性。而原来扮演囚徒的人原来心理也是十分稳定的,可是没多久就开始出现不正常行为,被动的屈服于命运。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简单的得到一个结论:不要低估不良情境的巨大影响力,即便是我们中最善良、最聪明的人,在面对不良环境的时候,其良好的人格和教养也可能被侵染。接下来,我要阐述的,是一些看似非常微小的社会情境因素是如何对我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产生巨大影响的。在一些研究中,情境可以让人遵守群体标准,即便是这些标准是错误的。而在另一些研究中,情境可以让普通人盲目的遵从命令,即便是伤害他们自己的命令。
情境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以至于有时候能够压倒我们的人格以及过去所学习的价值观。举个例子,假如参加一场求职面试,当谈论到个人的行为习惯时,或者是你的兴趣爱好时,我们大家基本上都会往有利于面试结果的方面去应答,这就是简单的情境改变我们的行为的例子。因为我们通常会根据社会情境的需要来改变我们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在模棱两可的情境里,我们会从他人身上获取线索。首先,根据情境决定论,环境或行为背景能够对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产生微妙而有力的影响。大多数人都学会对自己所在的社会环境进行评估,然后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服从情境的需要。大多数人所做的主要反应取决于两大因素:他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群体的社会规范。所谓社会角色,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下或者群体中,他人所预期的社会行为中的一种。社会角色会通过让你清楚做什么,怎么做,以及什么时候做来规定你的行为。例如,在学校里,我的社会角色就是学生,然后被规定了在上学期间要努力学习。在《死亡实验》中,参与者也被分别分配了狱警和罪犯两个社会角色,狱警能够管理罪犯,罪犯只能听从与狱警,这是社会角色限制的他们能够做什么。说完社会角色,与之对应的还有相应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不同于成文的法律规定,而是一种规定特定的社会角色行为的“不成文规定”。对于《死亡实验》中的狱警,很快就培养出来了有关虐待行为的规范,这种规范不是存在情境之中,而是在监狱环境之中,由“狱警”和“囚犯”的交流产生出来的,所以这种规范也称为“茁生规范”。例如,老师在上课时讲课,学生应该认真听讲而不应该讲话。坐电梯时,我们基本上都是面朝电梯门,这也是一种规范。当一个人加入另外一个新群体时,如果工作群体或者朋友群体,他总会经历一个适应期,看看自己改如何融入这个集体。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人们发现新的群体的社会规范的过程。一般要经过两个步骤:第一,人们会注意群体成员行为的一致性和规律性,然后则会观察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消极效果。电影中,当囚犯的领导人被暴力处罚多次后,其他追随者因为观察到这种消极影响,也开始变得不敢反抗了,开始逆来顺受,这也就是这种社会规范下的结果。
当然,我前面的部分主要描述的是情境如何影响个人,主要是从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的归类来对结果进行了解释,实际上,这个过程不是单纯的情境影响的,还有就是从众心理和对权威的服从心理。下面我将讲述这两个方面。
比较著名的从众心理实验是所罗门阿阿希的实验,他的实验设想每次让他的同谋者扮演被试与真正的被试共同对一些事实作出判断,他的同谋者都会一致的作出错误的判断,阿希希望看一看真正的被试是否会不相信自己的判断而跟从众人的错误判断。具体实验步骤:前三轮实验的时候,每个人都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当实验进行到第四轮时,同谋者故意选择一致的错误答案,结果真正的被试只有1/4的概率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其余都跟随前面的错误答案选了错误的。即群体大多数成员会影响个人的判断。明确的说,从众指的是人们容易采纳其他群体成员行为和意见的倾向。即便判断的对象是客观事实,而不是主观意见,大多数人还是会区服于从众压力。后续阿希还进行了相关补充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影响一个人是否会屈服于群体压力的三个因素:1.多数人群的大小;2.是否有一个人支持被试的正确选项;3.正确答案和多数人所持立场的差距。例如,如果有一个人出现了跟被试一样的答案,那么被试的从众心理会大幅减小。而且处于下列状况的人更容易受到影响:1.需要做出的判断分厂艰难或模棱两可;2.个人认为群体的其他成员非常胜任这一任务;2.需要公开表达出判断的结果;4.群体中其他人的选择是一致的。上面的这种从众心理指的是个人的从众,其实群体在压力下也会盲从,我们称为群体盲思。这个社会心理过程会鼓励群体中的每个人在思考或者决策时,将自己的意见贴近心中认为的群体一致意见。有6种情况会促使群体盲思的发生:1.群体与外界隔绝;2.群体的凝聚力很强;3.导向性的领导风格;4.规范中没有关于系统科学决策程序的要求;5.群体成员的社会背景和意识形态趋同;6.外部威胁造成的压力巨大,而且难以找到比群体领导者坚持的方案更优的选择。其实,这会造成不好的结果——对于群体经过这种从众偏差得出来的行动方案,每个群体成员若有独特的思考,都可能被认为是不明智的。在《死亡实验》中,狱警团体就显然存在这种盲思心理,整个监狱与外部隔绝,而且他们没有一个系统科学的决策程序的要求,同时他们受实验组织者的制约,有着巨大的压力,不希望没有报酬终止实验,而且他们的领导者主张暴力镇压,他们也没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这一切都与上述的群体盲思的条件相吻合。正是这种群体盲思心理,使得他们原本的个人心智——暴力是不对的,也开始动摇,变得顺从这种残暴的手段。
对权威的服从实际上表现出来的现象不是群体影响个人,相反,而是个人影响群体。例如电影中的实验组织者,他提出的要求就被认为是权威,因为不遵从他的规则,理论上会使得所有人都使其报酬,同时他也说明了整个实验会保证所有的生命健康。但是,有一位扮演囚犯的志愿者是糖尿病患者,因为不允许带个人物品参加实验,所以没有带相关药物,结果第二天就出现了低血糖现象,当其他人要求狱警帮忙取来他的个人药物时,狱警居然拒绝了,给出的理由就是,实验组织者说了会保证大家的生命健康,同时也不能够违背规则。这显然就是狱警们对权威的绝对服从,一般出现这种对权威的服从有下列条件:1.当身边的人表现出听从权威任务的指令时;2.大家处于权威人物的监管之下时;3.当群为者地位较高时。这种服从是情境因素造成的,例如,当大家不会因为这个实验而得到报酬时,那么上述的服从也将不复存在。同时,狱警们还存在的心理状态是认知失调,他们将错误的观点在特定的环境下合理化,来弥补自己原来的观点与现在现实的不合理的冲突。例如其中有一个狱警声称,糖尿病不要紧,不会死人的,我们不能破坏我们的规则。他们进行认知归因,将自己的问题归因于环境,但是却把别人的问题归咎于个人。这是一种关于自己的双重标准,这种倾向通常也被称为自利性偏差。自利性偏差源于自尊的需要,这种需要更能够保住面子或利益,赢得相对较多的尊重和收益。狱警也是通过这种心理来进行的自我“救赎”,使得自己能够留住颜面,来巩固自己的狱警的社会角色。
至此,我大致分析完了这部电影中的社会心理学现象,从情境对个人的影响包括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到从众心理和群体盲思,以及最后的错误归因理论,是这些心理一起造成了这个《死亡实验》的悲剧——一死三伤。同时,这部电影和津巴多心理学也启示我们,要注意群体的凝聚力,明报群体领导的重要性,以及合理建立群体规范。
参考:《津巴多心理学》、电影《死亡实验》
One comment
凯哥nb!